
克里斯汀·德·迪夫(Christian René de Duve,1917年10月2日-2013年5月4日),英国出生的比利时裔细胞学家与生物化学家,毕生从事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。
发现溶酶体: 上世纪50年代,德迪夫与同事利用差速离心技术,从大鼠肝组织匀浆中分离出一种含有高浓度酸性水解酶(如酸性磷酸酶)的颗粒,并将其命名为"溶酶体"。他因此项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组织的杰出贡献,于1974年与阿尔伯特·克劳德及乔治·帕拉德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
发现过氧化物酶体: 同样在上世纪50年代,德迪夫在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另一种细胞器——过氧化物酶体。
提出"自噬"概念: 1963年,德迪夫在溶酶体国际会议上提出了"自噬(autophagy)"这一术语,用于描述细胞降解回收自身组分的过程。
拓展研究领域: 后期研究兴趣转向了生命的起源,并致力于研究内共生学说等理论。
传递科学知识: 撰写了多部颇具影响力的科学著作,如A Guided Tour of the Living Cell和Blueprint For a Cell: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Life等,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大众。